從形式上看,即“訪談+教學”。既不是一味的訪談,也不是傳統的課堂教學,而是兩者有機結合,這種形式,能夠讓課堂活起來,效果顯出來。與傳統教學和單純的事跡報告形式比,訪談式教學集中了兩者的優點,雖然都是以模范人物作為典型榜樣,但影響和觸動學員的效果是不同的。傳統課堂教學,可能會出現學員“聽不進、坐不住、收獲小”的現象;純訪談形式往往對學員觸動不深,達不到教學效果。而訪談式教學則借鑒當前媒體普遍推出的訪談節目的形式,再加上老師在教學中及時予以點評,并在理論上加以總結、提升,使學員對黨的理想、信念和宗旨意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。其次,從內容上看,避免有形式包裝、沒內容支撐的問題。因為黨性教育不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,更是正確價值觀確立的過程。選擇身邊典型進課堂,用身邊人、身邊事來教育學員,讓黨性教育更具體、更實在、更管用。另外,從教學設計上看,為使課堂順暢、緊湊,要把握好每個環節、細節,使之環環相扣。以此次教學為例,分為三個階段:第一階段導語引出教學主題;第二階段榜樣訪談,每人設計30分鐘左右,采取一對一的形式,每人訪談中間和結束時,老師用簡練的語言進行點評、總結;第三階段由主持老師緊扣主題進行綜合提煉、升華。
訪談教學三點注意
選準人。
抓關鍵。
求實效。
公益教學-公益是公共利益事業的簡稱。這是為人民服務不求回報的一種通俗講法
1、 自然保護公益
2、 景點清潔、愛護自然倡議活動;
3、 助殘學校捐助活動;
4、 老兵、孤寡老人、留守兒童慰問活動;
5、 山區學校捐助活動;
6、 一對一幫扶活動;
7、 扶貧幫扶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