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日期:2020-02-05 21:39 文章編輯:linghang 瀏覽次數:
高 溫
日最高氣溫達到35℃(含35℃)以上,就是高溫天氣。高溫天氣會給人體健康、交通、用水、用電等方面帶來嚴重影響。
應急要點
(1)飲食宜清淡,多喝涼白開水、冷鹽水、白菊花水、綠豆湯等防暑飲品。
(2)保證睡眠,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,如清涼油、十滴水、人丹等。
(3)在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,應采取防護措施或停止作業。
(4)白天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,外出要打傘、戴遮陽帽、涂抹防曬霜,避免強光灼傷皮膚。
(5)如有人中暑,應立即把病人抬至陰涼通風處,并給病人服用生理鹽水或“十滴水”等防暑藥品。如果病情嚴重,需送往醫院進行專業救治。
領航提示
(1)高溫天氣容易使人疲勞、煩躁和發怒,應注意調節情緒。
(2)室內利用空調降溫時,溫度不宜過低。
(3)大汗淋漓時,切忌用冷水沖澡,應先擦干汗水,稍事休息后再用溫水洗澡。
(4)老人、體弱者或高血壓、心肺疾病患者應減少活動,如有胸悶、氣短等癥狀應及時就醫。
大 風
城市中,大風及其在建筑物之間產生的“強風效應”時常會刮壞房屋、廣告牌和大樹等,并會妨礙高空作業,甚至引發火災。
應急要點
(1)大風天氣,在施工工地附近行走時應盡量遠離工地并快速通過。不要在高大建筑物、廣告牌或大樹的下方停留。
(2)及時加固門窗、圍擋、棚架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,妥善安置易受大風損壞的室外物品。
(3)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駕駛員應減速慢行。
(4)立即停止高空、水上等戶外作業;立即停止露天集體活動,并疏散人員。
(5)不要將車輛停在高樓、大樹下方,以免玻璃、樹枝等被吹落造成車體損傷。
領航提示
(1)應密切關注火災隱患,以免發生火災時火借風勢,造成重大損失。
(2)留意天氣預報,做好防風準備。
(3)老人和小孩切勿在大風天氣外出。
沙 塵 暴
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大量的塵沙卷入空中,使空氣特別混濁,水平能見度小于1000米的災害性天氣。
沙塵暴會造成空氣質量惡化,影響人體健康和交通安全,破壞建筑物及公共設施,嚴重時還會造成人員傷亡。
應急要點
(1)及時關閉門窗,必要時可用膠條對門窗進行密封。
(2)外出時要戴口罩,用紗巾蒙住頭,以免沙塵侵害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損傷。應特別注意交通安全。
(3)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應減速慢行,駕駛員要密切注意路況,謹慎駕駛。
(4)妥善安置易受沙塵暴損壞的室外物品。
領航提示
(1)發生強沙塵暴天氣時不宜出門,尤其是老人、兒童及患有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人。
(2)平時要做好防風防沙的各項準備。
暴 雨
暴雨,特別是大范圍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,往往會在很短時間內造成城市內澇,使居民生命財產遭受損失,給城市交通帶來重大影響。
應急要點
(1)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小內澇,可因地制宜,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或堆砌土坎。
(2)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,應立即切斷電源,防止積水帶電傷人。
(3)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,要注意觀察,貼近建筑物行走,防止跌入窨井、地坑等。
(4)駕駛員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要盡量繞行,避免強行通過。
領航提示
(1)不要將垃圾、雜物丟入馬路下水道,以防堵塞,積水成災。
(2)家住平房的居民應在雨季來臨之前檢查房屋,維修房頂。
(3)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,必須外出時應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的地段。
(4)在山區旅游時,注意防范山洪。若上游來水突然、混濁、水位上漲較快,須特別注意。
雷 擊
雷雨天氣常常會產生強烈的放電現象,如果放電擊中人員、建筑物或各種設備,常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。
應急要點
(1)注意關閉門窗,室內人員應遠離門窗、水管、煤氣管等金屬物體。
(2)關閉家用電器,拔掉電源插頭,防止雷電從電源線入侵。
(3)在室外時,要及時躲避,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。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時,應盡量尋找低洼之處(如土坑)藏身,或者立即下蹲,降低身體的高度。
(4)遠離孤立的大樹、高塔、電線桿、廣告牌。
(5)立即停止室外游泳、劃船、釣魚等水上活動。
(6)如多人共處室外,相互之間不要擠靠,以防被雷擊中后電流互相傳導。
領航提示
(1)高大建筑物上必須安裝避雷裝置,防御雷擊災害。
(2)在戶外不要使用手機。
(3)應立即對被雷擊中的人員采取心肺復蘇法搶救。
(4)雷雨天盡量少洗澡,太陽能熱水器用戶切忌洗澡。
大 霧
當大量微小水滴懸浮在近地層空氣中,能見度小于1000米時,就是大霧天氣。它會給城市交通帶來嚴重影響,容易造成交通事故。大霧天氣時,城市中排放的煙塵、廢氣等有害物質容易在近地層空氣中滯留,影響人體健康。
應急要點
(1)機動車駕駛員應打開防霧燈,密切關注路況。行駛中要減速慢行,控制好車速、車距。
(2)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,遇大霧天氣、能見度過低時,應立即減速慢行,并將車駛向最近的停車場或服務區停放。
(3)大霧天氣出行,行人應注意交通安全。應戴上口罩,防止吸入對人體有害的氣體。
領航提示
(1)有呼吸道疾病或心肺疾病的人,大霧天不要外出。
(2)大霧天空氣濕度大,電力設備的絕緣表面會發生擊穿現象,可能會造成大面積停電。因此,家中應準備一些照明用具。
(3)不要在大霧天氣時外出鍛煉。
冰雪天氣
冰雪天氣時,由于視線不清,路面濕滑,給出行帶來很多安全隱患,極易發生交通和跌傷等事故。
應急要點
(1)非機動車駕駛員應給輪胎少量放氣,增加輪胎與路面的摩擦力。
(2)冰雪天氣行車應減速慢行,轉彎時避免急轉以防側滑,踩剎車不要過急過死。
(3)在冰雪路面上行車,應安裝防滑鏈,佩戴有色眼鏡或變色眼鏡。
(4)路過橋下、屋檐等處時,要迅速通過或繞道通過,以免上結冰凌因融化突然脫落傷人。
(5)在道路上撒融雪劑,以防路面結冰;及時組織掃雪。
領航提示
(1)老人及體弱者應避免出門。
(2)能見度在50米以內時,機動車最高時速不得超過每小時30千米,并保持車距。
(3)發生交通事故后,應在現場后方設置明顯標志,以防二次事故的發生。
地 震
地震災害的傷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。因此,地震發生時應反應迅速,及時采取保護自己的措施。
應急要點
(1)住在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時,如室外空曠,應迅速頭頂保護物跑到屋外;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、床下及堅固的家具旁,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塵、防煙。
(2)住在樓房的居民,應選擇廚房、衛生間等開間小的空間避震;也可以躲在內墻根、墻角、堅固的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;要遠離外墻、門窗和陽臺;不要使用電梯,更不能跳樓。
(3)盡快關閉電源、火源。
(4)正在教室和工作場所,應迅速抱頭、閉眼,在講臺、課桌、工作臺和辦公家具下邊等地方躲避。
(5)正在市內活動時,應注意保護頭部,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;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、立交橋,遠離高壓電線及化學、煤氣等工廠或設施。
(6)正在野外活動時,應盡量避開山腳、陡崖,以防滾石和滑坡;如遇山崩,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方向跑。
(7)正在海邊游玩時,應迅速遠離海邊,以防地震引起海嘯。
(8)駕車行駛時,應迅速躲開立交橋、陡崖、電線桿等,并盡快選擇空曠處立即停車。
(9)身體遭到地震傷害時,應設法清除壓在身上的物體,盡可能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塵、防煙;用石塊或鐵器等敲擊物體與外界聯系,不要大聲呼救,注意保存體力;設法用磚石等支撐上方不穩的重物,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。
(10)參加震后搜救時,應注意搜尋被困人員的呼喊、呻吟和敲擊器物的聲音;不可使用利器刨挖,以免傷人;找到被埋壓者時,要及時清除其口鼻內的塵土,使其呼吸暢通;已發現幸存者但解救困難時,首先應輸送新鮮空氣、水和食物,然后再想其他辦法救援。
領航提示
(1)遇到地震要保持鎮靜,不能擁擠亂跑。震后應有序撤離。
(2)已經脫險的人員,震后不要急于回屋,以防余震。
(3)對于震動不明顯的地震,不必外逃。
(4)遭遇震動較強烈的地震時,是逃是躲,要因地制宜。
泥 石 流
泥石流是山地溝谷中由洪水引發的攜帶大量泥沙、石塊的洪流。泥石流來勢兇猛,而且經常與山體崩塌相伴相隨,對農田和道路、橋梁等建筑物破壞性極大。
應急要點
(1)發現有泥石流跡象,應立即觀察地形,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。
(2)逃生時,要拋棄一切影響奔跑速度的物品。
(3)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陡峭山坡下面。
(4)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,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。
領航提示
(1)泥石流發生前的跡象: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,并夾有較多柴草、樹枝;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。
(2)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,并有輕微震動感等。
(3)去山地戶外游玩時,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,盡可能避開河(溝)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又低的凸岸。
(4)切忌在溝道處或溝內的低平處搭建宿營棚。當遇到長時間降雨或暴雨時,應警惕泥石流的發生。
崩 塌
崩塌易發生在較為陡峭的斜坡地段。崩塌常導致道路中斷、堵塞,或坡腳處建筑物毀壞倒塌,如發生洪水還可能直接轉化成泥石流。更嚴重的是,因崩塌堵河斷流而形成天然壩,引起上游回水,使江河溢流,造成水災。
應急要點
(1)行車中遭遇崩塌不要驚慌,應迅速離開有斜坡的路段。
(2)因崩塌造成車流堵塞時,應聽從交通指揮,及時接受疏導。
領航提示
(1)雨季時切忌在危巖附近停留。
(2)不能在凹形陡坡、危巖突出的地方避雨、休息和穿行,不能攀登危巖。
(3)山體坡度大于45°,或山坡成孤立山嘴、凹形陡坡等形狀,以及坡體上有明顯的裂縫,都容易形成崩塌。
(4)夏汛時節,人們在選擇去山區峽谷郊游時,一定要事先收聽當地天氣預報,不要在大雨后、連陰雨天進入山區溝谷。